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,我们很容易会忽略一些潜在的健康威胁,比如丙型肝炎(简称丙肝)便是隐匿而危险的“沉默杀手”。
丙肝:这个无声的威胁,你了解多少?
丙肝虽然不如甲肝、乙肝这两位“大哥”尽人皆知,但是其危害性同样不容小觑。
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因感染丙型肝炎病毒(hepatitis C virus,HCV)而导致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传染病,属于乙类传染病。急性期症状较轻,主要表现为疲乏、食欲减退、恶心等,也可没有任何症状或者仅仅感到乏力,大约有55%~85%的感染者转为慢性肝炎,并有发展为肝硬化、肝癌的可能。
香港时代医疗表示,丙肝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为血液、性接触和母婴三种,其中血液传播是最为常见的。但日常接触如拥抱、打喷嚏、咳嗽、进食、饮水、共用餐具等行为,在没有皮肤黏膜破损以及血液接触的情况下,一般不会导致丙肝的传播。因此,我们无需过度隔离丙肝感染者,更不应歧视他们。
丙肝无疫苗可预防 早发现,早治疗是关键
到目前为止,医学界尚未研制出针对丙肝的预防疫苗,这是因为丙肝病毒的RNA特性使其极易发生变异,给疫苗研制带来了巨大挑战,因此及早发现、及早治疗是降低丙肝恶化风险的关键手段。
香港时代医疗表示,丙肝患者在感染初期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,这使得许多人不知道自己已经感染了病毒。长期未经治疗的丙肝会导致肝脏损伤、肝硬化甚至肝癌。因此,对于有潜在感染风险的人群,如接受过输血或器官移植、使用过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、有静脉注射毒品史或高危性行为史的人,定期进行丙肝筛查是极其必要的。
而在丙肝血液检测中,抗丙肝病毒抗体(抗HCV)和丙肝病毒核糖核酸(HCV RNA)是判断丙肝病毒感染的最主要指标。其中,HCV RNA被誉为诊断丙肝的“金标准”。若抗HCV阳性者需进一步检测HCV RNA,若HCV RNA阳性,即可确诊为丙肝。
目前直接抗病毒药物(DAA)已成为治疗丙肝的主流药物,大部分丙肝患者的治疗周期为12周,经过抗病毒治疗后,其治愈率可达95%以上。及早治愈丙肝,将大大降低丙肝相关联的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病率,还能有效防止丙肝进一步传染给他人。
然而,治愈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。如果病人在治疗前已存在进展期肝纤维化或硬化,即使病毒被清除,纤维化、硬化也可能继续发展。因此,定期随访和监测肝病进展情况显得尤为重要。对于无明显纤维化的患者,清除病毒后,他们几乎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。但对于已存在肝纤维化或硬化的患者,半年左右一次的随访和监测是必不可少的。
现时香港时代医疗提供甲、乙型肝炎混合疫苗接种服务,适合18岁及以上人群接种,可同时预防100%的甲肝病毒和99%的乙肝病毒,详情可浏览:https://cn.medtimes.com.hk/hepatitis-vaccination
责任编辑: admin
金融品牌网所有文字、图片、视频、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,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,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。相关作品的原创性、文中陈述文字以及内容数据庞杂本站无法一一核实,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,请联系我们,本网站将立即予以删除!

热图要闻
热门排行
